股权转划完成后,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诚人寿”)又面临董事长调整。6月5日,中信保诚人寿公告称,董事会收到黎康忠的辞呈。黎康忠因个人原因,辞去本公司董事长职务。
(资料图)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黎康忠来自中信保诚人寿外方股东保诚方,黎康忠的离职一年前就有迹可循。此外,中信保诚人寿的中方股东也发生变更,其50%股权已经划入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控”),正式纳入了金控公司版图。
从保险业务发展来看,2022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的净利润持续走低。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在持续撤销分支机构,缩减线下布局。
在职近六年董事长辞任,一年前已离开保诚
近期,金融系统人事变动频繁。
6月5日,中信保诚人寿公告称,董事会收到黎康忠的辞呈。黎康忠因个人原因,辞去本公司董事长职务。该辞任自2023年5月25日起生效。
中信保诚人寿是由中国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联合发起创建的合资寿险公司,双方各持股50%。黎康忠代表保诚方股东出任中信保诚人寿董事,并担任董事长职务。2017年9月任职资格获批。也就是说,黎康忠担任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一职将近六年。
简历显示,黎康忠2009年加入英国保诚集团,曾任保诚集团亚洲及非洲区执行总裁、Eastspring Investments Group Pte. Ltd.董事、集团首席财务官。
实际上,黎康忠的离职一年前就有迹可循。2022年5月,保诚有限公司公告称,亚洲及非洲区执行总裁黎康忠将离任本集团,另谋发展。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中信保诚人寿致函采访,截至发稿,该公司并未予以书面回复。
近期,中信保诚人寿的中方股东也发生变更,今年4月,中信保诚人寿公告称,股权变更完成,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信保诚人寿50%股权划转至了中信金控。中信保诚人寿也正式纳入了金控公司版图。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中信金控是央行批准设立的首批金控公司,属于母公司专门设立金控子公司的“小金控”模式。作为首批获得金融控股牌照的公司,中信金控将承接中信集团旗下的金融牌照和资产,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和中信消费金融5家金融公司。
如今,中信保险人寿的股权转划已经完成。谈及股权变更带来的影响,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信保诚人寿这50%股权最终受益人仍为中信集团,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说,股权变更并不会带来实质性影响。
从金控公司的视角来说,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金融企业股权由金控公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与金融板块,有利于防范金融和实业的风险交叉传染。
净利润下滑,持续缩减分支机构
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中信保诚人寿。成立于2000年的中信保诚人寿此前的经营相对稳健,不过,进入2022年后净利润开始减少。
具体来说,2022年,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11.89亿元,同比增长16.26%;实现净利润10.96亿元,同比下降62.4%。今年一季度,中信保诚人寿的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下滑21.5%。
对于中信保险人寿盈利规模下滑,徐昱琛表示,从投资端来说,去年资本市场不景气,一些债券的收益率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从负债端来说,居民的消费也比较谨慎。整体会受到市场环境影响。
如果从行业视角来看,2022年整个银行系寿险公司普遍面临净利润下滑或亏损的情况。
中信保诚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当前,寿险行业整体处于“三期叠加”,一是行业进入增速换挡期,规模高速增长的时代宣告结束,行业面临长期性数量、结构调整;二是行业监管加强,前期积累的问题进入集中爆发期;三是行业进入发展转型阵痛期,转型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2023年一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坚持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渠道发展策略。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中信保诚人寿也在裁撤机构,收缩战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撤销的分支机构为18家,以支公司和营销服务部为主。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和深入,会有一些保险公司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裁撤分支机构,裁撤的机构多位于三四线城市或乡镇。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中信保诚人寿裁撤的分支机构不仅限于三四线城市,一些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分支机构也被撤销。如中信保诚人寿北京分公司平谷营销服务部、中信保诚人寿深圳分公司荣耀营销服务部等。
谈及分支机构撤销,徐昱琛表示,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可能跟当地业务规模不大有关。
未来,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保险公司裁撤线下机构会成为大势所趋吗?徐昱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果保险公司定位的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客户,未来可能会进行分支机构的合并或裁撤,如果选择向市县扎根,未来甚至可能会加强布局。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