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new material)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 (金属玻璃) 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近几年,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新材料应用最广泛的建材领域,新材料产业产值占比已由14%增至近20%,先后培育出碳纤维、风电叶片、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显示玻璃、石墨烯等多个数百亿元产值的产业,以及特高压陶瓷绝缘子、蓝宝石衬底、闪烁晶体、气凝胶等数十亿元产值的产业。
2023年新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重视新材料技术研发,尤其是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我国也积极推动本土新材料技术研发,在制定的《中国制造 2025》将新材料确定为战略重点领域,提出要加快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技术的研发。但是,整体来看,目前全球新材料技术领先企业大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三大国家和地区新材料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位于第一梯队。韩国、俄罗斯和我国在新材料某些特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位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为巴西、印度等国家,目前处于奋力追赶的状态。
下游需求旺盛,催生万亿新材料市场。新材料产业由于自身特点,涉及领域众多,所处周期以及下游市场不同,不同行业对于新材料的需求及发展空间也不同。基于产品需求角度,目前下游需求最旺盛、发展空间最大的新材料领域为 5G 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面板新材料、高分子新材料、高性能纤维新材料和其他前沿新材料。随着下游市场对于产品需求的增加,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新材料领域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全球市场来看,下游领域环保、技术升级,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出现,化工新材料产品用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热敏材料、电子电气、航空、汽车、纺织及各种复合材料等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日本成熟市场和中印等新兴市场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回归上升通道,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
目前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整体步入高技术引领、产品迭代速度快、产业规模和需求不 断扩大等特点,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企业和金融资本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动力不断增 强,未来化工新材料的需求空间有望继续扩大。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 4800 亿美元,2019-2025 年复合增速达 4.4%,其中高 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碳纤维等领域需求增长有望延续。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新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前提条件,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2021年末,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该计划指出,要部署新材料创新发展工程,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相关新材料技术。
政策驱动,新材料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为了提升新材料领域竞争力,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到材料强国的转变,我国先后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要指导性文件支撑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为6.41万亿元,2022年将达7.53万亿元。据工信部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市场前景广阔。
全面布局新材料,部分省市产值已达万亿。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各区域之间产业种类与发展规模均存在差异,呈现多元化发展,各具特色,互有优势。其中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个城市新材料工业总产值均超万亿,长三角地区专注于对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医疗和高性能化工等领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珠三角则以高性能钢材、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稀土等领域新材为主,环渤海更倾向于战略基础材料、高性能材料、特种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的研发生产。
新材料行业报告对中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想要了解更多新材料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新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标签: